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明星天价片酬”背后是文化变形
空面试热点相关背景近日央视批评《如懿传》两位男女主片酬加起来合计1.5亿,而圈内数位当红小生片酬一部戏8000到1.2亿,导致制作经费严重被占用,编剧、后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员的酬劳极低,以至于影视剧故事情节越来越难看,也没钱实地取景。娱乐圈人士和网友呼吁:明星天价片酬再不管就危险了!(8月29日新华网)8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天价片酬”专题新闻,就国内演员高片酬现象做了报道和点名批评。同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示了一则通报,表示将出手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等问题。(8月30日《光明日报》)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大连日报程绍德:演员片酬疯涨,在中国似乎成了一道难解的命题。早在2013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就曾公开对“天价片酬”现象提出过批评。而最近因为央视接连炮轰演员高片酬,这个娱乐圈的“老大难”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影视剧等文艺作品起着价值引导的作用,娱乐行业拜金、浮躁的风气盛行,必将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一边,由“天价片酬”现象导致的烂剧越来越多;另一边,网上的新闻及评论却几乎都是对大牌明星花边、八卦的关注,或是一群群粉丝花痴一样地刷屏偶像,很少看到有对作品艺术性和审美方面的探讨。也正因为明星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粉丝效应,影视剧制作方便投粉丝所好,不断抬高明星片酬邀请大牌明星加盟,而且在新片推出时,也将营销、宣传的重点几乎全部放在明星的身上。很显然,这种文化浮躁之风长期存在,也是因为文艺界没有摆正文艺创作与名利以及市场之间的关系。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一些所谓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家们早已成了金钱的奴隶,浑身上下都沾满了铜臭味。着名导演冯小刚就曾透露,现在不少电影编剧拿着煤老板给的一纸提纲,一两个星期就能写出一部电影剧本。社会评价影视剧不再是作品打不打动人,演员演得好不好,而是票房多少、收视率多高。文艺工作者们都以这种浮躁的态度去搞创作,满脑子都是如何用作品去捞钱,还能创作出涤荡灵魂、引领时代正气的好作品吗?于影视作品的制作而言,动辄付出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片酬,势必会压缩其他方面的预算开支,导致作品粗制滥造,这对整个中国影视文化和市场的长期发展显然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必须从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入手,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备案立项环节审核,及时制止制作方盲目炒作明星、粉丝、网红的行为,以消除文化浮躁产生的土壤,让演员片酬回归理性。@人民论坛周星:天价片酬问题真正需要关注的,则是文化因素的变化。明星超高片酬表面是钱,深处是某种文化畸变。在社会只顾明星颜值和粉丝无原则地拥戴明星时,创作综合性平衡就会被打破:只要有某些明星出场,哪怕作品俗不可耐,票房也是奇高;而缺乏明星出场,即使出色的创作也会被冷落。这便是社会文化的氛围出了问题。近年发生的高票房低口碑和高口碑低票房的现象,连好莱坞资深评论者都认为不可思议。这是不正常的文化情趣的表现:知晓不好却要猎奇,一边吐槽一边付费,何等奇异?受众对于作品基于内容和情节的内涵需要被忽视,建立在粉丝喜好的某种无原则的偏爱,显然是一种文化变形;创作市场缺乏成熟的判断取舍标准,一味接受或者俯就颜值获取票房,则难免背离创作根本应是“内涵取胜”的法则;媒介宣传只关注眼球注意力,于是推波助澜地抬升了明星在艺术整体上的作用,遮蔽了透入创作深处的接受可能;受众个人喜好的随机性一旦被缺乏理性的偏激支使放大,就成为阻挡艺术审美的障碍,使一波波的所谓“女色消费”“中性消费”“小鲜肉消费”等,影响着大众口碑和趣味的走向;创作机构不能深入作品获取生活丰富性和创造性可能,将揣测和俯就时尚作为短平快的追求,依赖收益高的明星,宁愿高价抢夺来作为快速回报的法宝,自然就推高了价码,也必然要承受水涨船高的代价。实际上,当文化风习出现无法遏制的高价抢夺,创作不能潜心文化内涵,丢弃内在沉静艺术表现的时候,受害的不仅是创作本身、创作机构,还包括市场生存和文化氛围。站在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天价片酬”,就包含了更为宽阔的视野,也包含了判断是非的依据。比如,我们必须强调市场规则是需要遵守的前提,相信市场其实有长远的裁夺和取舍的机制;而避免野蛮片酬毁坏文化生态的必要政策限制,也是为了市场基本原则的回归。同时,不可因为暂时的走偏就意图削弱市场而过分介入,将政策作用放大成为无所不在的杀手锏;市场自治和政策治理的区别在于目标,因为救治建立在看清天价片酬的后面是文化损伤,而介入一样不能改变文化市场的特定原则。对于必要的引导和限制性措施,应当更多针对机构和明星共同遵守的片酬纳税,而明星的魅力在文化产品中的影响力不可轻易丢弃。此外,还应扭转创作依赖明星的不合理竞争,鼓励创作更多遵守艺术完整性作品,让市场呈现丰富多彩;积极开展艺术审美教育,引导受众完整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如此才是遏制明星不合理片酬、造就合理的文化市场局面的治本之策。@东方烟草报郝东华:眼下,明星演员的高片酬现象愈演愈烈,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脱离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应从根源上发力。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众盲目“追星”的思想观念。当前,在主流观众中不少是“追星族”,特别偏爱一线明星出演的影视剧,不管影视剧制作质量如何,只要有一线明星出演非看不可。改变观众这种重明星轻质量的思想观念,需要媒体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消除“唯明星论”,变“追一线明星”为“追剧情质量”。其次,要将影视剧的票房放在剧本的精心创作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磨影视剧的质量上,对漫天要价的明星坚决拒之门外。作为播出机构,要彻底消除“唯票房论”,不片面追求收视率,把眼光放在优质作品的选择上,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再次,通过完善制度,不断增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约束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据悉,在国外目前一般演员的片酬仅占制作费用的30%左右,而如今中国演员的片酬超过制作成本的50%,甚至更高。通过与国际接轨,“占比划线”,不断完善演员片酬等制度,给演员片酬划上一条纪律“红线”--绝不能超过电视剧制作成本的规定比例。透过“明星高片酬”的表象看本质,只要找准问题根源,多方发力,就能从根本上遏制高片酬的市场推手,确保影视行业健康和谐发展。@时评界赵丽:明显的收入状态,对于平民来说太不公平。娱乐圈的虚华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虽然号称是一个走向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国家,但残酷的现实是,每个职业的人,收入差距却是太大。特别是明星的收入和一般民众的收入。一些明星的一部影视片酬或一次出场费,动辄百万,甚至上千万。别说一百万,就是几十万,而一般的民众,就是花一辈子,或几辈子的时间,也不一定赚得到。特别是现在医疗费太贵,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只要运气差生个大病,几乎就会倾家荡产。所以我建议,明星或收入变态高的群体,应该建立一个机构,主要扶助那些交不起医药费的家庭。这样的话,这个残酷的世界至少会更美好一点。中国明星收入确实太高了,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贫富差距无比巨大。比如去年李易峰赚了3000万,我不是说那不是他付出得来的,而是这3000万,真的是很多很多人几辈子都赚不来的。假如普通人一年算10,工作50年也才500万,要6辈子才能达到李易峰一年的收入,差距大得吓死人!所以支持国家出台娱乐圈限薪令。但是明星酬劳过高是太不正常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大部分的投资都在明星身上,这样下去对影片的质量提升太不利了,长久下去国产影片只会越来越差。遵守职业道德,拼片酬不如拼演技。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家、艺术家、演员、艺人等在艺术实践中的行为准则。文艺工作者的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精神产品的质量和社会效果。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加强社会责任感,创造高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坚持健康的艺术趣味,反对“铜臭”污染艺术,不用荒诞离奇、低级庸俗的作品毒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灵;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创作和演出,要维护艺术的纯真,讲究艺术质量,不用低劣的粗制滥造的作品应付观众;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高尚情操,注意生活作风,同行间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反对门户之见,不计名利。文艺工作者只有加强自的道德修养,提供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为社会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21世纪经济报王福重:有了天价片酬,不见得就有高水准的作品。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区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艺术水准也是见仁见智,奥斯卡奖的电影,我们不一定服气;华表奖的东西,外国人怕也欣赏不来。艺术水准的确和片酬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义务出演,未必拍不出好片子。但长期看,失去了高片酬的激励,演员群体的素质会下降,不利于电影艺术进步。有人说,天价片酬是无德,应该德艺双馨。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也有想占别人便宜的嫌疑。德艺本身也是没有必然的,德又是不好界定、说清的。实际上,一些最杰出的作家艺术家,私德似乎是令人不齿的,但他们的艺术成就,为人类增添了光彩。比如瞎子阿炳,就是嫖妓太多,才瞎了的。外国的例子就更多,比如大名鼎鼎的迈克尔·杰克逊,丑闻可谓多矣,文学诺奖得主奈保尔,就是浪荡子。古往今来,人至察则无徒,耶稣说得好,你们当中谁是无罪的呢?这几天也盛传有代表委员建议立法规范艺人职业道德,这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人大是立法机构,不是立德机构。道德是私事。可以观察到当前一个有趣现象,社会对某些有更大瑕疵的体育明星过于宽容,某游泳运动员吃兴奋剂,还是有大批粉丝维护他,因为可以争光。但文艺至少跟体育同等重要,娱乐大众,让人快乐,也是为人民服务,得了国际大奖,也是为国争光。因为一点点个人瑕疵,就要封杀之,是不利于整个艺术事业的。须明白一件事,明星的所谓天价片酬,不是他们偷来的、骗来的,不是贪污来的,更不是纳税人的钱(但有些影视剧用的却是财政性质的资金),而是市场或者是粉丝们自愿的给予。只要明星交了税(按照20%的劳务报酬税率,可是一大笔税啊,可以服务好多人,这就是奉献社会啊),再高也无可厚非,你可以羡慕嫉妒恨,可以鄙视粉丝们眼皮子浅,但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以及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媒体不要盯着几个大牌明星不放,还是多关心下,官员花公款是否小心,有没有浪费吧,这才是你们正儿八经的责任呢。华图解析:明星作为一种垄断性较高的稀缺资源,薪酬高点就高点本来无妨,但所获市场份额和薪酬占比高得离谱,严重超出个人禀赋,且席卷了一半以上的制片经费和总预算,导致编剧、制作等其他环节的劳动力报酬受损且艺术整体创作力低下,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这种明星一尊独大的做法不仅伤害了真正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使影视创作不再需要好剧本、好故事、好演员,还导致整个影视产业陷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怪圈。需要注意的是,明星的“天价片酬”,所带来的危害,已经远远超出了影视范畴。其中,还可能存在着利益转移、利益输送等违法乱纪现象,甚至腐败问题。譬如拍摄影视剧的文化公司、传媒企业,有没有明星直接入股而参与拍摄拿“天价片酬”的。特别是上市公司,如果有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益输送、利益转移,就是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侵犯投资者利益,就必须对其片酬进行市场化评估,追缴高出实际价值的收益,并对当事人的行为予以法律追究。说实话,对于明星天价片酬,社会有责任也有权利进行干预,因为公众的认可、对社会有益才是影视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摇篮,只有高质量的作品和有文化内涵的节目才能使我国的影视文化事业长久发展。离开了观众认可、脱离了大众视野,明星将仅仅是孤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