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江西三支一扶考试网提供以下三支一扶招考公告信息:2022江西三支一扶每日一练试题及解析(2月8日),请考生多加关注。更多关于2022事业单位,江西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试题,三支一扶试题,江西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的内容,请关注(江西三支一扶招聘考试频道/江西人事考试网)!
加入官方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单选题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之和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意思是: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说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2.下列选项中,与“蛇打七寸”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画饼充饥
B.画龙点睛
C.舍本求末
D.智子疑邻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蛇打七寸意思是打蛇要命中要害,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蕴含的哲理是要抓关键,解决主要矛盾,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蕴含的哲理是要抓关键,解决主要矛盾。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A项错误。
C项:舍本求末指的是颠倒主次,抓不住重点,不能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项错误。
D项:智子疑邻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切勿以关系的亲疏远近妄下判断,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D项错误。
3.“器欲尽其用,必先得其法。”这句话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器欲尽其用,必先得其法。”意思是,想要让工具发挥它的作用,必须先明白它的使用方法。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启示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
因此,选择C选项。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智慧,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我们之所以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精神力量决定人的行动成败
D.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题干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故民族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给民族精神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之所以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5.有一则寓言故事叫《小马过河》,讲诉了一只小马,来到河边要过河,但它不知道河水的深度,于是她去问小象河水深不深,小象说河水很浅;小马又去问小羊,小羊说河水很深,千万别去。最后小马自己去过河,才发现河水不深不浅。下列与故事寓意不同的是:
A.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小马自己去过河,才发现河水不深不浅,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句谚语,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时如缺少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成功。体现的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及之而后知:接触事物才能了解事物;履之而后艰:亲自实践才能懂得做事情的艰难。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B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能找到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小马过河的事例说明,小马问小象,小象说水浅;又去问小羊,小羊说水深。最后才发现水不深不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C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决策的基础,没有调研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多选题
6.“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新唐书》,意思是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包括:
A项: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奢靡”反映出统治阶层不能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认同安逸享乐的社会价值观,自身的实力和竞争能力下降,一旦受到外部强力影响即会走入“危亡”的结局。即透过社会某些奢华假象,可见背后颓废走势之实质。A项正确。
CD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始”“渐”两字说明,风气的形成、危害的产生都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要警惕奢靡的量和度,强调重视量的积累程度。(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题干中“奢靡之始”即为量变,“危亡”即为质变,当奢侈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灭亡。没有警醒的忧患性认知和防微杜渐的行动勇气,听之任之的放纵会让大家在一口锅中集体消亡。C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题干没有涉及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7.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
A.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B.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
D.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认识的源泉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B项:认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通过书本知识等可以将认识进行历史的继承和延续。B项正确,当选。
C项: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人们不可能事事都获得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获得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A项: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选项表述“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无误。但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题干问注重间接经验的原因,A项为无关选项。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项错误,不当选。
8.下列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古语古训与对应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
A.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尊重客观事实
B.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发挥主观能动性
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A项:“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是指事物的各种名称,并不是天生造成的,必须依据客观事实。事物的各种客观名称、名义不是想当然地凭空生成的,它必定是从事物的客观实践情况中得出来的。A项正确。
D项:“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是指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唯物史观。D项正确。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体现了实践的观点。B项错误。
C项: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听到的。体现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C项错误。
三、判断题
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1.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起来;4.既然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工作;5.既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
10.成语“金无足赤”与成语“水清无鱼”哲理相同。(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金无足赤”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这一面,又要看到那一面,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水清无鱼”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对于身边的人要求非常苛刻,就没有朋友,就像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一样,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这两句成语体现的哲理不相同。
因此,本题错误。
查看本文及相关附件:https://jx.huatu.com/2022/0207/1696571.html
相关推荐:江西三支一扶笔试课程
三支一扶网络课程
2021年江西省三支一扶考试信息汇总
更多内容尽在江西人事考试网_江西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_江西华图:https://jx.huatu.com/szyf/
关注江西华图官方微信(jxhuatu),新浪微博@江西华图官方,获取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