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考试

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微信客服| 砖题库 直播 导师 华图小店 华图天猫| 微博 微信 电话 在线客服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江西人事考试网 > 江西教师考试网 > 备考技巧 > 2015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每日一练 9.23

2015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每日一练 9.23

2015-09-23 10:40 教师招聘考试 //jx.huatu.com/jiaoshi/ 作者:江西华图 来源:江西华图教研中心

【导读】1.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江西教师考试网同步江西华图教研中心招聘信息:2015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每日一练 9.23,报名时间:,请考生多加关注。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考试,每日一练,全国统考,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请关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江西人事考试网)! 加入官方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招聘公告:2015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每日一练 9.23
公告来源:江西教师招聘网
招聘人数:人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江西华图咨询电话:0791-86627628
公告汇总: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证笔试课程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交流群(群内定时练习,共享试题):256267674

  1.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2.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3.《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了教学中应(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被称为( )

  A.启发 B.酝酿 C.假设 D. 表征

  5.法国教育家( )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现代人面临的各种挑战”对正规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功能,实施终身教育。

  A.胡塞尔 B.保罗·朗格朗 C.狄尔泰 D.托尔曼

  6.马斯洛认为( )驱动人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接纳、爱护、关注、鼓励等行为。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认知需要

  7.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形容词+后缀“ly”变成副词这种方法后,轻松学会了将形容词“bad”+“ly”变成副词“badly”。这一学习迁移方式是(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8.我国颁布的学制为18年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9.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 )

  A.出口成章 B. 死记硬背 C. 博闻强记 D. 过目成诵

  10.由于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抢救出来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这一做法的心理学依据是(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后像 D.视觉对比

  解析

  1.【答案】A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每一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不同,是不可改变的。

  2.【答案】D

  【解析】前摄抑制强调的是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影响,倒摄抑制强调的是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影响。遗忘的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中新旧经验的相互干扰造成的,如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一旦干扰排除,记忆就会恢复,它导致的是暂时性遗忘,故选择D。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及时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造成的。如果不再进行识记,记忆绝不会恢复,它会导致永久性遗忘。动机说认为许多遗忘的发生既不是由于记忆的衰退也不是由于经验的干扰,而是因为个人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如羞耻感、恐惧感、罪恶感的隐私总是被设法压抑而造成的遗忘。提取失败说认为人们产生遗忘是由于缺乏有效线索而不能很好的提取存储在头脑的知识。

  3.【答案】C

  【解析】“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指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故选择C。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如,“温故知新”。

  4.【答案】A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被称为启发。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5.【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托尔曼提出“认知地图”的认知学习理论。胡塞尔是现象派之父。狄尔泰是生命哲学的奠基人。

  6.【答案】B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1.生理需要,指维持机体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求,如对水,食物,休息,性的需求,它驱动人对求食,睡眠,配偶等行为;2.安全需要,指希望受到保护,避免危险从而获得安全的需要,它驱使人寻求帮助,避免疾病,恐惧,焦虑等行为;3.归属和爱的需要,它驱动人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接纳,爱护,关注,鼓励等行为;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前者驱动如自信,自强,独立,胜任等行为,后者驱动如支持,赞许的行为;5.认知的需要,它驱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解决疑难等行为;6.审美的需要,它驱动人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及自身行为的完美等行为;7.自我实现的需要,它驱动人通过追求自我理想,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潜能的行为。

  7.【答案】A

  【解析】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如运算技能、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数学或语文的学习中。题干中形容词+后缀“ly”变成副词即是一种原则,运用则是原则的具体化。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如将弹跳中的基本动作加以组合运用到空翻中。

  8.【答案】D

  【解析】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儿童从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两级: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校 ,学制4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大学本科3年或4年,预科3年。 1902年颁布了“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将教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1904年制定的“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共25~26年。1922年颁布的学制“壬戌学制”,学制规定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3~6年,其中大学4~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大学院为大学毕业及具有同等程度者研究之所,年限不定。

  9.【答案】D

  【解析】记忆的敏捷性指识记的快慢,能在较短时间内记住较多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的表现。备选项中能体现此项的是过目成诵。故选D。A项中的出口成章说明了一个人的能力。B项中的死记硬背指不理解而用记忆力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C项中的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均不能体现记忆的敏捷性。

  10.【答案】A

  【解析】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事物,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品,这叫明适应。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抢救出来,由暗处到亮处,保护他们的眼睛的心理依据是明适应。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30~4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后像是一个视觉生理现象,其在视觉刺激停止后的形象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形象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称为后像。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相关阅读: 2015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汇总(统考)

  更多内容尽在江西人事考试网_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jx.huatu.com/)。关注江西华图官方微信(jxhuatu),新浪微博@江西华图官方、@江西华图教师考试网,获取最新考试资讯。

江西教师考试网推荐:

(编辑:江西华图.陈老师)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Smohan

江西华图

江西华图教育官方微信:jxhuatu

立即关注
  • 20000+ 每日阅读
  • 100000+ 粉丝
  • 20000+ 每日转发

考试工具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网络课程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